咖啡豆採收全紀錄.台灣惠蓀咖啡【鳥先生】

鳥先生打聽到最近是咖啡豆收成的季節,於是立刻來到了南投惠蓀林場,紀錄這難得的咖啡豆收成過程;
雖然咖啡豆不算是台灣的主力農作物,但隨著台灣咖啡農一直以來的努力及堅持,現在台灣咖啡也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…
但由於台灣人力成本較高,加上咖啡豆產量少(相較於國外),使得台灣豆價格一直處於較高的層級,
所以在手中的台灣咖啡,也可以說是每一口都珍貴啊!
惠蓀林場內的咖啡園,是由台灣惠蓀咖啡承包,
這次的紀錄,是希望能與大家分享咖啡豆採收的過程,畢竟這些畫面還真的不常見呢!
從日據時期就開始栽種的咖啡園,由於咖啡適合生長於半日照的環境,
日本人於是先種植了相思樹,才在相思樹下種植咖啡樹,慢慢的形成了現在的景象,
由於咖啡樹長太高就不便採收,所以會定期修剪控制一定的高度,而咖啡樹其實很好認,葉子看起來油亮且枝條軟嫩的就是啦!
靠近一看,搭啷!咖啡果出現在眼前啦!
成串的深紅果實,好像很好吃一樣XD
因為正是收成的季節,所以很快的就遇到了在採收的阿姨!
是當地的原住民內,開始打趣的跟我閒聊..”年輕人,你在拍什麼的內~”
完全是全人工的採收,每個人都背著簍子,將咖啡一粒一粒的刷到簍子裡,
加上山坡的地形,鳥先生只拿著一台相機就超難走了,更何況是背著大籃子的她們~
認真的尋找有沒有漏掉的咖啡豆,眼神好銳利XD
雖然她們都一直說採咖啡豆很累,但還是一直迅速的像蝗蟲過境一樣,一棵一棵咖啡樹的”掃貨”,非常快速!
今年氣候合適,颱風影響也較少,算是比較豐收的一年,每棵咖啡果都碩大飽滿,
咖啡豆不用噴農藥,所以當然也不會有農藥殘留的問題囉!而且這裡也沒有再用除草劑,一樣是靠手工除草的,
摘下來的果實,紅色的要用濕式脫皮法,黑色較乾燥的用乾式脫皮法,而綠色的要丟掉不能用><
趁大夥的休息時間,拍了張合照,下次再洗給他們,感謝他們這麼熱心的解說的啦,
往遠方看,還有好一大片,他們說全部採完大概要花一個多月的時間!
拍了一陣子之後,陳大哥說他要去幫咖啡豆脫皮,很熱情地騎擋車把我也載了過去XD
這些是一個上午的成果,
開始做初步的清洗,
接下來就放入脫皮機囉~
這機器很厲害,馬上就把豆子和皮分開了,
觸感很滑,豆子也很飽滿~
而這些果皮要回收做堆肥,靠近一聞,是很特別的果酸香~
之後再次浸泡,將浮起的”空包彈”豆子撈起丟掉,
接下來再反覆的清洗浸泡…真的好”搞剛”阿!
而另一區是更早些正在日曬的豆子,深色就是前面提到要用乾式脫皮法的豆子,
和稻子一樣,要定時翻攪,讓日曬更均勻,曬完後還要再次脫殼,才能進行烘焙!
天那!步驟也太多了吧,
這次沒能記錄到烘焙的過程,只好拍拍現成的咖啡豆~
沒想到小小一粒咖啡豆缺要這麼多道步驟,這也難怪台灣咖啡豆總是比進口豆貴許多><
店裡也有台灣惠蓀咖啡歷史包裝及機具展示,來這裡當然要喝杯咖啡,順便帶一包回家沖囉!
這一天拍下來,雖然沒有什麼大景或美景,但卻讓鳥先生感到非常充實阿!
除了照片,感受到了原住民的熱情、吸收了咖啡豆的知識、更看見了台灣的美阿!(鳥夫人:你會不會太浮誇阿… 鳥先生:XDDD)
總之就是很感動啦!
過陣子若有機會,在進來拍烘豆子的過程,讓紀錄更完整囉!謝謝收看的啦^^””
2 comments
原來台灣的咖啡是這樣的過程才產生的啊~
很棒的記錄,很可愛的人情味 ~~ ^_^
版主回覆:(12/04/2013 07:54:00 AM)
^ ^真的!!!常常喝咖啡~但還真不知道怎麼來的呢?!!
我也去喝過蕙蓀的咖啡
所以看到採收的記錄更是有感覺
真是很棒的記錄啊!!
超喜歡蝴蝶停在咖啡豆那張
版主回覆:(12/10/2013 12:35:24 AM)
感謝您的收看喔!~~X///D